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王勃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王勃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唐朝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唐朝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中國人講唐詩,習慣把唐詩分成四個階段:初唐(公元618-712年)、盛唐(公元712-762年)、中唐(公元763-827年)、晚唐(公元827-859年)。
盛唐自然是高潮,李白、杜甫星光閃閃,王維、孟浩然風生水起,高適、岑參躍馬橫刀;中唐是迭起的高潮,有大佬韓愈,詩鬼李賀,還有白居易與元稹、劉禹錫與柳宗元兩對頂級CP。
初唐成了前戲,而晚唐則成了餘輝。
但真要這麽蓋棺定論,晚唐詩人勉強答應,初唐詩人可不那麽服氣。
原因何在?無他,初唐詩人也是群星燦爛,光耀星河。
古代詩人朋友圈
李白真的長得白嗎?#笑了刷了1400年的大唐詩人朋友圈#古代詩人朋友圈#李白 關注我@古代詩人朋友圈 一起來刷古代網紅詩人朋友圈 @詩詞世界
不信,請各位看官往下看!
↓↓↓
導讀:最近有一個叫誇誇群的產物,悄悄火了起來。那麽,我們不妨大膽想象一下,如果這眾多初唐詩人們也被聚集到一個誇誇群,他們之間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?
備注:
1.“上官體”是唐史上第一個以個人姓氏命名的詩歌風格稱號,指唐高宗龍朔年間以上官儀為代表的宮廷詩風。內容多為應製奉命之作,歌功頌德,粉飾升平,重視詩的形式技巧、追求詩的聲辭之美,形式上追求程式化,辭藻華麗,綺錯婉媚。因上官儀位顯,時人多仿效,世稱上官體。
2.虞世南品忠直,常直言納諫,與唐太宗君臣相得。虞世南去世後,太宗痛哭失聲,說:“虞世南與我猶如一體。他在我左右,拾遺補闕,一刻不忘。他確實是當代名臣、人倫標準啊!”
備注:
1.魏征以“諍臣”知名於世,被太宗視為明鏡,有名的“以銅為鑒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鑒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鑒,可以明得失”便是由此而來。
2.王績所在的河汾王氏家族,是龍門的大戶,各個朝代都曾出過一些有名的文官武將。隋末大儒王通,是王績的哥哥。
備注:
1.宋之問、沈佺期二人,是“才高品低”的代表。兩人在律詩形式上有重要貢獻,然而人品低下,為了追逐高官厚祿,不惜出賣人格。
2.陳子昂因不滿武則天濫用刑罰,曾多次上書納諫。陳子昂初次來長安時,為了出名,曾親自導演了一場堪稱營銷模板的行為藝術秀:他首先花費上萬錢買了一把胡琴,然後在圍觀人群麵前,一把將胡琴摔得粉碎。在大家驚訝不已之時,他拿出了自己寫的詩文,分發給眾人,就這樣一夜成名。
3.據說劉希夷寫完《代悲白頭翁》後,曾拿給舅父宋之問看。宋之問對“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”兩句尤其喜歡,就要劉希夷將這兩句詩讓給他。劉希夷堅決不從,後來便被宋之問派人害。
導讀:在初唐詩壇上,初唐四傑是光耀奪目的存在,除了他們之外,還有那樣一些詩人,他們的名氣並不那樣大,卻憑借著某一首詩歌,在燦若星辰的大唐詩人群體間C位出道。
比如號稱“一頓能喝五鬥酒”的王績、“孤獨者”陳子昂、出口成“狂”杜審言、“詠柳藝術家”賀知章、“惜花”詩人劉希夷以及我們的“孤篇橫絕”張若虛。
備注:
1.生在龍門大戶王氏家族的王績,算是一個妥妥的富N代了。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,家人便對他寄予厚望:高官厚祿,光耀門楣。可誰知天灑脫的小王同學,偏偏不愛這江山如畫,隻想歸隱山林,與這人間寥寥月色共醉一場。
2.程處士、王處士、仲長子光等,都是隱士,王績的朋友。
3.絳州龍門:今山西省河津市
備注:
1.公元668年,王勃因一篇《檄英王雞》,被高宗以為王勃是故意挑撥諸王間的關係,被逐出沛王府。好不容易做了個虢州參軍的小官,小王同學依舊不改傲嬌本色,終於又攤上事兒了。雖然裏逃生,卻從此斷了仕途,父親也被連累,貶到了邊遠的交趾當縣令。公元675年,王勃去看父親,途中路過打卡聖地南昌滕王閣。
2.孟學士是閻公的女婿,閻公本意是想讓孟學士借著為滕王閣寫文的機會,一展才華,不料王勃橫空殺出,一篇洋洋灑灑的《滕王閣序》,令所有人都驚豔不已。
3.王福疇,王勃的父親。在寫完《滕王閣序》的次年春,王勃來到交趾,看望了父親。此年夏,在南海返程途中,王勃不幸溺水,驚悸而。
備注:
1.唐朝初年,在許多人還沉迷於齊梁宮體詩的冶豔詩風時,楊炯同學卻用自己的詩歌,走向高山與大漠,走向邊塞與風雪,走向了唐詩更加雄渾的境界。
2.四傑中,王勃因才學更勝一籌,被公推為“四傑之冠”,楊炯對此很不服。《新唐書ⷦ藝傳上ⷧ勃》記載:“勃與楊炯、盧照鄰、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,天下稱‘王、楊、盧、駱’,號‘四傑’。炯嚐曰:‘吾愧在盧前,恥居王後。’”
3.張說(yu㨯唐有名宰相。與楊炯是好友,對楊炯文才評價極高,曾說:“楊盈川(楊炯)之文,如懸河注水,酌之不竭,既優於盧(照鄰),亦不減王(勃)。”
備注:
1.初唐詩壇上,四傑的命運都不怎麽好,盧照鄰的尤其悲催。生當壯年,卻不幸患病,有如殘廢,一身才華無所施展,最後自沉於穎水。但在最初,寫下《長安古意》時的他,尚初出茅廬,對未來有著無限的渴望與期盼。
2.盧照鄰曾在鄧王李元裕府中做典簽(相當於文書一類的官職),因其才識廣博,很受賞識。李元裕曾對手下說:“他(盧照鄰)是我的司馬相如。”
3.高宗麟德二年(665),鄧王病,盧照鄰離開王府。後遇上在蜀中漫遊的王勃,兩人結識成為摯友,並一道作詩遊玩,十分暢快。然而沒過幾年,盧照鄰突患風疾,手腳幾乎殘廢,幾番求醫不得,終於自沉穎水而,時年約50歲。
備注:
1.公元684年,駱賓王來到了揚州,在這裏他遇見了熱血青年徐敬業,兩人一拍即合,決心以武力反抗武則天的統治,創出一番不世功業。兩人分工明確,由語文成績優異的小駱同誌執筆,寫下了令聽者咬牙、聞者切齒的《討武曌(zh㠯)檄》。
2.據說,武則天在讀完檄文後也為駱賓王的才華驚歎,說:“宰相安得失此人。”意思是說,宰相不善於搜羅人才,使得駱賓王這樣的奇才為敵方所用。
備注:
1.公元696年,武則天派堂侄武攸宜東征契丹,陳子昂被選作幕府參謀隨軍出征。誰料,武攸宜剛愎自用,更全無謀略,軍隊連連失利。陳子昂幾次直言上諫,都不被采用,反而被由參謀降為軍曹,無法再參與決策。滿心失落之際,陳子昂在一個黃昏,登上了古燕地幽州台。
備注:
1.作為大詩人杜甫的爺爺,杜審言最有名的不是詩,而是他的那些經典語錄,很狂,很傲。
2.杜審言、蘇味道、李嶠、崔融,並稱“文章四友”。
3.賀知章亦是狂人一個,還曾為自己起了個“四明狂客”的稱號。
備注:
1.天寶三年(744)正月初五,是詩壇常青樹賀知章退休的日子。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,在同事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,一步一步離開了生活半輩子的長安。
2.賀知章與李白是一對忘年交,兩人都豪放不羈,酷愛飲酒,賀知章曾解下身上金龜,換酒與李白豪飲。賀知章去世後,李白寫下《對酒憶賀監二首》。
3.《詠柳》是賀知章最有名的一首詩,家喻戶曉。
4.賀知章、張若虛、張旭、包融,並稱“吳中四士”。
備注:
1、初唐詩壇上,劉希夷是以寫閨情詩著稱的詩人。尤其是他在黑發健壯之時,寫下的一首《代悲白頭翁》,淒惻傷感,簡直是文藝青年提升level的必讀篇目。
2、據說劉希夷寫完《代悲白頭翁》後,曾拿給舅父宋之問看。宋之問對“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”兩句尤其喜歡,就要劉希夷將這兩句詩讓給他。劉希夷堅決不從,後來便被宋之問派人害。傳說固不可信,但劉希夷的確在這首詩寫成後不到一年便了,時年不滿30歲。詩人黑發健壯之時,卻寫下《代悲白頭翁》,這首詩最終成為了詩人命運的讖語。
3、張若虛、劉希夷都是典型的一首詩名流千古的詩人。
從虞世南、王績到上官儀、宋之問,再到陳子昂、劉希夷、張若虛,唐詩不僅在格律上一點點成形,在內容上也開啟了一代新風,朝著更加昂揚健康的方向發展。
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初唐詩人們的努力。
如果給初唐詩人們一個機會,他們也許會這樣說:
我們是春花的初綻,我們是春水的初生,我們是一長串0前的1,我們是質變前那長久的累加,我們是過渡,我們更是萌芽。
如果沒有我們......
我們才不是“前戲”!
(本文內容來自“詩詞世界”出品的紙質書《笑了!刷了1400年的大唐詩人朋友圈》)
古代詩人朋友圈
小李白長大後無緣科舉,入山修仙數載,初出茅廬卻遭遇碰壁[苦澀]“大鵬一日同風起,扶搖直上九萬裏”激蕩而出,少年李白終於要出山了~[嘿哈]#李白#詩仙#詩人#古代#李邕#知識分享官@古代詩人朋友圈
由“詩詞世界”出品的紙質書
《笑了!刷了1400年的大唐詩人朋友圈》,
終於在萬眾期待的目光中(不是~)
出版上市啦!
新穎的形式,幽默的文風,靠譜的內容,
讓大家在輕鬆愉悅中,
學好詩詞,了解詩人,掌握曆史。
你,值得擁有!
現在點擊下方商品卡【去看看】可立即購買哦~
孩子的暑期讀物指在這套書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